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 你见过极光吗?极光是怎么产生的?12月1日晚,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引起广泛讨论。据了解,我国北方在这个冬天里还有可能看到极光。
“神州北极”漠河出现罕见红绿极光美景。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极光是如何产生的?
12月1日晚,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塔河等地出现极光,不少当地居民以及游客拍摄到这一美景。此外,“北京极光”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有网友表示,“我国出现极光很罕见,此次在北京可观测到极光更是罕见”。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极光照明需要能量,夜晚的万家灯火需要电能,极地上空流光溢彩的极光同样需要能量。地球上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太阳,极光也不例外,其能量的来源也是太阳。
太阳是一个时刻都在进行核聚变的巨大天体,除了给地球提供能量以外,核聚变还会不停产生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物质喷涌而出,充斥在整个太阳系,被形象地称为太阳风。
地球磁场就如同盾牌一般,可抵挡来自宇宙的“千军万马”。因此,太阳风并不会直接吹到地球上,而是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球储存起来,当储存的能量饱和时,就会沿着磁力线跑到地球大气层,在与大气相互碰撞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获得能量并释放,这就形成了让我们大饱眼福的极光。
绿色极光在我国更为罕见
在早些时候,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就发布了大地磁暴预警预报,受11月30日、12月1日、12月2日地磁暴活动影响,空间站可能因大气拖拽造成轨道高度下降,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航空飞行将面临通信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
预报中提示,此次太阳爆发活动很可能在12月1日制造出强度高且绚丽的极光,我国北部地区,如黑龙江、新疆的部分地区有机会看到红色,甚至是绿色极光。当天,“黑龙江出现西瓜配色极光”也引起许多网友讨论。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工程师韩大洋表示,绿色的极光对于我国来说更难看到,因为需要足够强的太阳风暴才能轰击到一百公里左右的大气,才能产生绿色极光。
今冬北方或再出现极光
据了解,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市今年多次观测到极光。韩大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出现极光是相当罕见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极光通常出现的区域是位于地球南北极区附近的极光卵,其对应地磁纬度范围在南北纬65度到75度之间,而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漠河为北纬53度左右。
二是地球磁轴和自转轴之间,存在一个11.5度的夹角,所以地理纬度并不等于地磁纬度,且地球磁轴还向着北美洲偏移,也就是说,我国的地理纬度减去10度左右,才是真实的地磁纬度。由此可见,我国的地磁纬度要比地理纬度低不少。
三是出现在我国的极光往往不强,雾霾、人类照明都会遮挡原本微弱的极光。
据《中国气象报》报道,预计此次地磁暴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将持续监测相关太阳活动。另根据目前太阳黑子数变化情况来判断未来太阳活动的势头,2024年仍然是太阳活动的高年,这就意味着至少在这个冬天里,我国北方还有可能看到极光。(完)
中新社江西会昌12月3日电 题:专访赖声川: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是多年梦想 冀文化力量滋养家乡小城
中新社记者 姜涛
“我这几天回来会昌时常会想,如果父亲知道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戏剧小镇他会怎么想?如果他看到西北街现在的发展,而且自己儿子的戏在这里演出,我相信他会很高兴。”知名剧作家赖声川在位于家乡江西会昌老县城的赖家老屋一侧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感慨道。
近日,知名华人剧作家赖声川在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梁钦 摄
生在美国、长在中国台湾的赖声川坦言,父亲在他14岁时就去世了,江西会昌曾经跟自己距离很远,但父亲1947年离开家乡前在赖家老屋里面拍的一张照片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我知道他心中非常挂念家乡,20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收到家乡叔叔的来信,然后开始建立联系,我们打开了一扇朦胧的窗,从此不再是一棵没有根的树。”
2017年10月,会昌西北街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引入以赖声川为代表的特色戏剧文化,全力打造以“戏剧文化高地、戏剧产业基地、戏剧生活社区”为定位的会昌戏剧小镇,致力发展国际化的会昌戏剧季、打造年轻化的戏剧人才集聚区、建设市井化的客家生活美学地。
如今,步入正在收尾建设阶段的会昌戏剧小镇,一派忙碌景象。这里保留了原有老县城街区风貌,印刷厂改建而成的会剧场、由宗祠修葺而成的园林剧场、街屋改建的实验剧场及排练场,更有开放式的有容广场、赖家老屋广场、三角广场,贡水河之岸的全新小镇,所到之处皆有“戏”。
谈及打造戏剧小镇的初衷,赖声川表示最初的想法和计划是每年带一个戏到小镇来,希望家乡民众能够在小镇里面看到平时上海、北京甚至国际水准的演出。“慢慢让会昌变成一个有创作创意的年轻人想来、想待的地方,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漂在这里的想法,在这里得到一些营养,看看文化和艺术的力量能不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12月1日,知名华人剧作家赖声川返回家乡祖籍地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指导演员排练。黄雯彦 摄
距会昌戏剧季揭幕还有月余时间,专程回到会昌的赖声川看了戏剧小镇的各个剧场,确认舞台、观众席、灯光很多细节方面的设计,并在排练场指导即将在戏剧季中上演的采茶歌舞版《暗恋桃花源》。“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传统跟现代结合的方式,我深深地感受到采茶歌舞和《暗恋桃花源》都有了一个新生命,并不是谁服务谁,而是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新鲜度。”
“会昌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一路走来到现在,有戏剧小镇这一个全新的生命在往前走,我觉得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是很难形容出来的一种情感和缘分。”谈及小镇历时多年终于要和大家见面最大的感触时,赖声川如是说。
赖声川称自己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而会昌戏剧小镇是他多年来经营的一个梦想。“我们非常努力地在这里探索打造出一种文化创意的生态,戏剧季期间我自己的三部作品上剧场《宝岛一村》专属版、新作《镜花水月》、采茶歌舞版《暗恋桃花源》将演出,虽然地方相对大城市有点偏远,但我们常常说它好在远,远离城市来看一场戏,你会发现它非常好玩。”
会昌戏剧小镇还设立“艺术家驻镇计划”“原创小剧场剧目驻地计划”等,赖声川认为,世界文化走向大不一定最好,小而精致小而美,像美国俄勒冈莎士比亚戏剧节和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都是小镇型戏剧节。“我们的戏剧小镇可以跟它们做一些连结,建立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创作和人才交流网络,就会打开很多可能性,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戏剧小镇的未来,赖声川谦称自己不敢有期待,只有梦想。“戏剧小镇开放后,我相信会昌能够成为中国赣南地区的一个文化磁场,所有喜欢剧场和戏剧的人会过来,好奇的人也会很多,为什么是一个小县城?大家会想到这个地方来看看,文化的力量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完)